029-85410357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公司动态
必看,世界上最权威的几大钢琴赛事
作者:管理员     来源:管理员     所属分类:公司动态     阅读次数:1245     发布时间:2019-12-14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被誉为“世界上最权威的钢琴比赛”,可谓古典音乐界的奥斯卡。那么除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还有哪些国际顶级赛事呢?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一下。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开始于1927年的第一届,基本是每五年一届,1942和1947因战争停办后,1949年继续,由1955年开始恢复每5年一届,到2015年是第十七届。参赛者众多,现在的比赛分5轮,每轮都筛选走很多参赛者。参赛者每轮弹的曲目都是肖邦的作品。到最后一轮Grand Final大概剩下10位参赛者和乐团弹协奏曲,前6名为比赛获奖者,比赛另设有马祖卡特别奖,波兰舞曲特别奖和协奏曲奖。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历史悠久,参加者众多。最后成名的获奖者也特别多。笔者看了一下获奖名单,到现在仍然十分著名并成为大师的有第五届第2名的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第五届第3名的傅聪,第六届第1名的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第七届第1名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第八届第2名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第九届第1名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和第十届第1名邓泰山(Dang Thai Son)等。

中国人的获奖者包括

1955年第五届第3名傅聪

1960年第六届第4名李名强

2000年第十四届第一名李云迪

2000年第十四届第四名陈萨

2005年第十五届第6名李嘉齡。

柴可夫斯基比赛

柴可夫斯基比赛由1958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包括钢琴和小提琴两个大项。后来逐渐增加大提琴和声乐两个大项,而且每项在古典音乐界都很有影响力。一般每四年举办一届,只有2002年和2007年那两届隔了五年,2015年是钢琴的第十五届。

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的曲目比之前介绍的肖邦大赛广,比赛分一轮初赛和三轮复赛,几轮当中大部分曲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选,只有最后一轮两部协奏曲必须选一部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奖励前五名,声乐分别颁奖给男女声的前四名。

一个比赛的影响力很重要的因素是它过往获奖者在比赛后取得的成就。这些是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重要的获奖者。1958年第一届第1名范·克莱本(Van Cliburn),1962年第1名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66年第1名索科洛夫(Grigory Sokolov ),1974年第1名加夫里洛夫(Andrei Gavrilov),1974年第2名郑明勋(Myung-whun Chung),1978年第1名普列特涅夫(Mikhail Pletnev)和1990年第1名贝瑞左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

中国人获奖者包括

1958年第一届第2名刘诗昆

1962年第2名殷承宗

1994年第4名许忠

2002年第3名居觐。

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

范.克莱本在首届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获得第一名后成为美国英雄。一个以其名字命名的国际钢琴——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于1962年举行第一届,之后每四年都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Fort Worth)举行。该钢琴比赛曲目比较广泛,是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2013年的第一名奖金上升到5万美元。该比赛的重要奖励还包括第一名3年的艺术经纪人管理,安排3年国际巡回演出。进入最后一轮的前6名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赞助和巡回演出机会。

在所有获奖者中第二届的第1名鲁普是其中最重要的大师级钢琴家。获奖后成为大师或著名钢琴家的成绩远不如之前介绍的两大钢琴比赛。这些是其中的一些比较著名的获奖者:

1966年第二届第1名 Radu Lupu

1973年第四届第2名 Christian Zacharias

1981年第五届第4名 Jeffrey Kahane

1985年第七届第3名 Barry Douglas

中国人在这项大赛的成绩不错。这些是所有能够进入最后一轮的中国钢琴家:

1981年第五届第6名 諸大明

1989年第八届第5名 Tian Ying

2001年第十一届Finalist最后前6名 王笑寒

2005年第十二届第3名 陈萨

2005年第十二届Finalist最后前6名 黄楚芳

2009年第十三届第1名(并列) 张昊辰

2009年第十三届Finalist最后前6名 吴迪

2013年第十四届Finalist最后前6名 董菲菲

利兹国际钢琴比赛

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创办于1963年,基本每三年在英国利兹举行一届,2015年举行第十八届。2015年第一名获奖金两万英镑。这个比赛的协奏曲伴奏乐团等级比较高,包括皇家利物浦爱乐(1963-1975)、BBC爱乐(1984)、伯明翰交响乐团(1987-2000)及哈雷交响乐团(2003至今)。

获奖后成为著名钢琴家的有:

1969年第1名 Radu Lupu

1972年第1名 Murray Perahia

1975年第2名 Mitsuko Uchida

1975年第3名 Andras Schiff

1975年第5名 Myung-whun Chung

1987年第4名 Boris Berezovsky

直到1996年才有第一位中国钢琴家在这个比赛获奖,最近每届都有中国人获奖,中国人获奖历史:

1996年第4名 陈萨

2006年第4名 宋思衡

2009年第6名 孔嘉宁

2012年第3名 孙嘉言

2015年第6名 魏芸

伊丽莎白皇后比赛

伊丽莎白皇后比赛(Queen Elisabeth Competition/ Concours Musical International Reine Elisabeth)是以比利时皇后伊丽莎白名字命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1937年举行的第一届只有小提琴比赛,1938年加入钢琴比赛,1988年开始加入声乐比赛,2017年开始加入大提琴比赛。很长时间也包括作曲的比赛,但作曲比赛于2012年后停办。

钢琴比赛于1938年举行了第一届,之后因为战争关系停办,直到1952年举行第二届,之后1952年至1983年基本是每三年举行一届,而且和小提琴比赛错开。1987至2007年变成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周期:一年钢琴,下一年声乐,再下一年小提琴,然后休息一年。2007至2013钢琴比赛每三年一届,2013年开始恢复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周期。现在的奖金是由第五名的10,000欧元至第一名的25,000欧元。

这个比赛在前几届有数位日后成为大师级人物的获奖者,但后来的获奖者成就一般。比较著名的优胜者包括以下几位。

1938年第1名 Emil Gilels

1952年第1名 Leon Fleisher

1956年第1名 Vladimir Ashkenazy

1956年第5名 Lazar Berman

1964年第4名 Anton Kuerti

中国获奖者有以下两位。

2003年第2名 沈文裕

2013年第5名 左章

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

全球最少有三个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分别在荷兰、匈牙利和德国举行。现在在荷兰乌德勒支(Utrecht)举行的影响力最大。

荷兰的这个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1986年开始举行,大概每三年一届。参赛年龄是19至29岁,演奏的作品主要是李斯特的作品。比赛分三轮:第一轮在全球几个城市作初选,不多于14位参赛者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弹三个作品,包括两个独奏作品和一个室内乐作品,最多3位参赛者进入决赛;决赛弹一首独奏和一首乐队作品。近几届只奖励进入决赛的参赛者。第一名奖金是2万欧元。

由于比赛比较新,前几届的获奖者现在年龄也不大,获奖者名单中还没有出现公认的大师。

国的获奖者有以下几位。

1996年第3名 吴驰

1999年第3名 李云迪

2005年第1名 孙颖迪

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

为纪念布索尼逝世25周年,Cesare Nordio于1949年筹办了第一届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之后成为世界传统的钢琴比赛。1949年至2000年每年举行一届,2001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届。最近一届2015年的第一名奖金是22,000欧元。

著名的获奖钢琴家包括这几位:

1956年第4名 Alfred Brendel

1956年第1名 Jorg Demus

1957年第1名 Martha Argerich

1966年第1名 Garrick Ohlsson

中国获奖钢琴家包括下面几位:

2003年第3名 吴牧野

2005年第6名 沈文裕

2009年第5名 元杰

2015年第5名 曹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