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偶然听朋友聊起孩子学乐器,说是除了弹钢琴以外还要学习乐理和音乐素养课程,觉得太耽误孩子时间了。其实,在于对音乐艺术领域没有了解的朋友可能也会有这种想法。这就像我们学习中国汉字一样,出了字的本身还要掌握它的拼、读、写。乐理是音乐理论的简称,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现阶段,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音乐学习的流程,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乐理自然是被“遗忘”的,总会被误认为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学科。
而音乐素养是与乐理有着相同地位的,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乐理和音乐素养?1.识 谱:对于初学者来讲,识谱绝对是一大难关,甚至对于已经学琴2-3年的学生,仍然会有识谱问题,比如看错音,无视升降号。尤其是识谱速度慢,会严重影响学琴的进度。例如:学生A在一星期内完成3首乐曲,B同学一首都不能完成,最大的原因是识谱的快慢,A同学在练习时能够很快的反应出音符的位置,属性,同时用听觉作为辅助,达到在短时间内提高熟练度,最后再进行“打磨”,而B同学每一个音符都要认好久,还经常认错音符。细心的家长应该能发现,学生在做分段或者分句练习时,正确率还可以,可是篇幅稍微加大就不行了,各种老毛病又出现了,这是典型的识谱慢,识谱不熟练。对于一个学乐器的孩子,应该要达到一眼看一组音符,有多少学生现在还停留在一眼看一个音符上?这种识谱速度只能做“短跑”,稍微长一点,立刻就会出现“体力透支”。况且,你要做的不仅是识谱,还要双手配合,大脑进行控制,听觉要去辅助等等,可以说这一连串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有一定的乐理基础上。
2.乐理知识的潜伏性:很多人以为乐理不需要刻意的学习,尤其是懂一点音乐的家长会觉得乐理并没有那么重要,那是因为你现在接触的内容只需要加减法就够了,可是后面的内容会涉及到乘法,进位规律,列竖式等等。当然,我们在学习乐理的过程中,效果不会立刻显示出来,但是它对于以后相关的音乐方面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好比一座质量好、工程量大的楼房,不可能没有好的根基就能够建好。这就说明乐理知识是踏入音乐旅程的通行证,有了它,你将更快的与音乐成为好朋友,了解它所有的兴趣,让你通往每一段旅程的路上都充满惊喜与欢乐。
3. 乐理与学琴的关系:对于学琴的孩子来说,音乐理论知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只要弹琴,就会弹出和声。有了和声学知识,那些同时鸣响的声音就不再是零散的、陌生的、无序的,在懂得和声知识的大脑中,这些音符排列得很清晰、整齐、有序,懂得了和声语言的规律,就能把和声弹奏得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当你能够掌握运用充分的乐理知识去弹奏乐曲时,会发现有很多原本很困难的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比如欢快的曲子是什么样的?我该如何去处理?波澜壮阔的场面要如何演奏?
个人认为比起反复强调技巧,不如让学生置身音乐场景中,激发ta们的灵感,那么技巧就会很自然的学会!许多学习过乐理的小朋友都反映,学习乐理后就觉得老师所教的弹奏曲子会简单得多了,因为孩子已经开始会分析和总结乐曲的规律性进行练习,不再是茫然的重复性练习。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些学三年可以达到六级的演奏水平,而有些则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什么有些孩子越练越有兴趣,而有些却经常出现畏难情绪,最终无法坚持,不得不选择放弃。
4.视唱练耳:视唱练耳的重要程度无需解释。明明拉得那么难听,却“无动于衷”;明明走调了,还乐此不疲的继续练习。通常这类问题在弦乐器上会被无限放大,大家都知道小提琴的音准是非常难以掌握的,除了初期的几条胶布外,几乎没有其他判断标准,但是随着学习进度的深入,胶布已经不再有效,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听辨。值得注意的是,有少部分孩子天生具有这种音感辨别能力,会学习的很快,而大部分学生都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否则不论是音准,还是音色,都很难达标。如果演奏时,经常有错音,无异于唱歌跑调,这绝对是重大失误。